2014年6月11日 星期三

笑傲江湖 - 《廣陵散》


第七章授譜

    劉正風道:

令狐賢侄,這曲子不但是我二人畢生心血之所寄,還關聯到一位古人。

這笑傲江湖曲中間的一大段琴曲,是曲大哥依據晉人嵇康的《廣陵散》而改編的


曲洋對此事甚是得意,... 
令狐沖尋思音律之道,我一竅不通,何況你二人行事大大的與眾不同,我又怎猜得到。





...   
嵇康這個人,是很有點意思的,史書上說他文辭壯麗,好言老莊而尚奇任俠,這性子很對我的脾胃。
.....
是啊!我對他這句話挺不服氣,便去發掘西漢、東漢兩朝皇帝和大臣的墳墓,一連掘二十九座古墓,終於在蔡邕的墓中,覓到了《廣陵散》的曲譜。






說罷呵呵大笑,甚是得意。

____

wiki





廣陵散相傳是
東漢末年流行於廣陵(今江蘇揚州)的民間樂曲當時用琴、箏、笙、築等樂器演奏。

廣陵散描寫戰國時代鑄劍工匠之子聶政為報嚴仲子知遇之恩,刺死韓相俠累,然後自殺的故事


今存琴曲,最早見
於唐朝李良輔《廣陵止息譜》,23段;明朝朱權的《神奇秘譜》(1425年),

譜中有關於「取韓」、「衝冠」、「發怒」、「投劍」等內容的分段小標題,因此古來琴家即把《廣陵散》與《聶政刺韓王》看作是異曲同名。


三國時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因得罪當時魏國的權臣大將軍司馬昭的寵臣鍾會,而被蒙冤處死,臨行刑前曾彈奏此曲,並於曲終感嘆說:

「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

但事實上,廣陵散是早在東漢時就已經流行的樂曲,很多人可彈奏,並未絕矣。


金庸的《笑傲江湖》裏,衡山派的劉正風日月教的曲洋創作了琴簫合奏的《笑傲江湖之曲》,小說中寫到該樂曲部分是從〈廣陵散〉改編而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